,在当时来讲这绝对是一个超前的安全防范的科技举措,吴萍认为这个建议很好,很实用,于是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很快在大堂、厨房、财务室、总经理室等处安装好了红外线摄像头。令人惊奇的是,一个月不到,它还确实派上了大用场,为绿茵酒家洗去了一桩冤案,还了全体员工一个清白。
某一天一个小报的记者背了一个采访包前来采访绿茵酒家,他说绿茵酒家办得好,远近闻名,他想采访之后,写一篇表扬的报道。大家都很高兴,严和比较小心仔细地看了他的报社证件,还看了他的身份证,并且还复印留了底。此人名字叫于声。于声找了好几个员工仔细了解绿茵酒家和吴萍的经营管理情况,还到处进行了实地查询,员工们对他都非常的热情。于声也非常地敬业,除了财务室和总经理室他没有光顾外,其它地方他全走遍了。他这天下午一点钟到的绿茵酒家,直到将近下午五点才离开。严和要留他吃晚饭,他坚决不肯,说不能在采访单位吃饭的,这是工作纪律。他走之后,严和还一个劲地夸奖他,说他有敬业精神还有职业道德,真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记者。
谁知第二天一大早,卫生局、质量监察局加上媒体等一大帮人联合对各饭店酒家进行了卫生大检查。他们查到了绿茵酒家,不知怎么回事,在厨房大冰箱深处发现了一双破鞋子,而在大堂的柜子角落里又发现了一只死老鼠。检查者面面相觑,他们都不相信在绿茵酒家居然会发生这样的事,以前每一次检查都是绿茵饭店拔头筹,无可挑剔。这次检查其它方面的卫生工作也是绿茵饭店做得最好,偏偏有一双破鞋在大冰箱,有一只死老鼠在柜里。当天就有媒体登载了了绿茵饭店卫生工作极差的报道,人们议论纷纷,第二天开始绿茵饭店的顾骤减。
巧的是,这两天吴萍正好到煤矿处理事情,等她回沪知道这件事后马上开展了全面的调查。严和提出查看红外线摄像头,吴萍他们仔细地看了摄像,发现有一个陌生人从背的包里悄悄地掏出破鞋放进了大冰箱,又把死鼠偷偷地放到了柜子里,大家仔细辨认原来这个作案者就是前天来的那个小报的记者。现在终于真相大白,原来是有人蓄意栽赃陷害。
后来各方面进行了调查,搞清楚了那小报记者确实是受人指使,知晓第二天早上要进行卫生突击大检查,特意到绿茵酒家以采访为名,行陷害之实。这小报记者是该报社人手紧张刚从社会上招聘来,工作才半年多的新人,该报社向吴萍道歉并承认应承担用人不当之责,这件事发生后该记者被报社除了名,该报社也专门登了向绿茵饭店道歉和澄清事实真相的文章。绿茵酒家的经营又开始走向繁荣。
七
通过这场卫生风波,吴萍在反思,除了自己要不断地加强管理和在饭店的经营上要推陈出新之外,在其它方面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她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把附近几家饭店的老总召集起来专门开个会,成立一个联合会,走共同繁荣富裕之路。
吴萍想好就干,她向区里有关领导谈了自己的设想,获得了领导的支持,于是发函邀请附近近二十家酒家饭店的老总前往绿茵酒家共商发展大计。这些老总们都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地前来参加和自己切身利益直接有关的同行盛会。
区有关的领导也出席参加了这次大会,会上区领导作了重要的讲话,表示坚决支持吴萍的设想,号召大家向吴萍学习,希望大家精诚团结,走共同富裕的阳光大道,发展区域经济,为上海增光添采,为社会多作贡献。领导的讲话,获得了大家阵阵的热烈掌声。
后来由吴萍谈谈自己的看法。吴萍说:“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联想使我们聚到了一起,以前我们沟通联系比较少,有些甚至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我们之间基本上是各管各,自管自,这种单打一式的经营模式,对我们的个人利益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完全可以采取联合体的模式获得共同发展。现阶段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取长补短,大家共同提高和发展。然后我们可以制定有系列的章程或规章,以获得多赢。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谋求我们共同发展的良策和奇计。吴萍的讲话也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大家后来又开了好几次会议,消除了相互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各饭店的营业额都在不断地增长,同时也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看着同仁酒家饭店事业的蓬勃发展,吴萍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由衷的微笑。
经过三年多的辛勤经营,绿茵饭店的利润翻了好几倍,员工们眉开眼笑,吴萍也挖到了第一桶金。吴萍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三年多来,为了拼搏,她没有回过一次家。此时,她想家了。她想她的父母,想冬冬和女儿小颖了。她还想她的两个哥哥。她感到了思亲思乡心情的煎熬,她要回家,她要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北京去创业。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吴萍的潜意识里,看到林立的饭店,她认为在上海她必须要急流勇退了。她是个在事业上异常果断的人,说走就走,毫不犹豫。
此时的林涛在想,如果吴萍在感情
第8章绿茵饭店(5/6),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